您的位置 : 冷趣小说网 > 男生 > 都市生活 > 大国银匠

更新时间:2025-02-20 11:46:11

大国银匠

大国银匠 不会下蛊的土司 著

福松涛尹德芳

这是一个名校艺术系失业青年改变濒临关门银器工作坊的故事。90后男主毕业后,因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而辞去公职,失业后的三年道观、寺庙绘画生活,让他重修人生。他与银器工匠师傅结缘,力排众议,帮助工作坊渡过层层技术难关,创新银器叠雕和镂空雕技艺。把浙里宋韵的现代审美国风带进银器制作,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时,也帮助银器工作坊走出困境,成功获评国家级技能工作室。本书讲述大国工匠独创的银器叠雕和镂空雕技艺横空出世。非遗传承后继有人,国风永不过时。“百年锤炼,臻于完善”的浙里青年工匠励志精神。

精彩章节试读:

由作者不会下蛊的土司写的小说大国银匠,主角是福松涛尹德芳,有一种想一直看下去的冲动,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贾科长,我们要不拘一格招人才,招的是美术教师,他的画功,堪称大师级的,我们学校正在……

《大国银匠》 第16章 免费试读

第16章

尹老爷子朝五金作坊外的坝子瞧了一眼,一眼看到儿子那魁梧的身材,他背上还背着一个白色的帆布袋子。

这天刚好是周二,尹德芳突然在周二回家,还是让在作坊敲打的尹老爷子吃了一惊,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坏事了,他真辞职了?

这让尹老爷子多少都有些意外,他暗自思忖:

那次村里做戏家里请客,自己没有正面答应他辞去公职,难道这傻儿子,真的辞职不干了,回来当一名没有任何保证的五金工匠?

原本在敲打五金制品的尹老爷子,本能地停下敲打器具。按照正常道理,今天是周二,尹德芳应该在单位上班才对,即使他辞职,也不会这么快就批下来啊。这犟儿子,哼,等着他吃苦的日子还多着呢!

听到摩托声声进了自己的作坊院坝,发现来者是自己的儿子尹德芳的时候,他假装不知道,也难得理会这个不争气的宝器儿子,然后继续敲打自己的五金器具。

“爹,我回来了。”尹德芳停好二手摩托车,他主动和老爷子打招呼。

“······”

尹老爷子心里不痛快,他假装没有听见儿子的招呼声,喉咙里真的也发不出声。

他只好故意用力捶打器具,把敲打声提高到八十分贝以上,掩饰自己的窘迫。

尹老爷子一双眼睛近年有些昏花,他戴着一副黑边老花眼镜,无神地看着自己面前的锡铅合金制品。

他心里有诸多的苦楚,可以说矛盾至极。这五金工匠手艺,真的对老年人不太友好。而且,这五金工匠生意每况愈下,很难养家糊口。说难听点,他只是靠这锤打五金的金属之声安慰自己,白耗余下不多的岁月而已。

大儿子不愿意干,三儿子也不愿意干。自己的二儿子尹德芳倒是一个合适的五金手艺继承人。如果尹德芳再不继承这项古老的技艺,这项古老的五金工匠技艺即将随着自己入土,从此烟消云散。

哎,真的愧对老祖宗,也无颜面对自己的老祖宗啊。从内心出发,尹老爷子不想让这门五金工匠手艺在自己手里失传。

但是,他又不想让自己的二儿子尹德芳接过这个衣钵,因为现在购买锡铅手工制品的人越来越少,这门五金工匠技术压根养不活一大家子。

尹德芳提着帆布袋,走进尹老爷子10平米的工作坊。他解开袋子,拿出刚买的银锭,对老爷子道:“爹,我借您的工具用用,我就不信邪,非打造出一把漂亮的工艺银壶不可。”

说完,就开始动手点燃炉子,拿着火钳,夹住银锭,放在火炉上,开始加热银锭。

尹德芳从小就知道,金银铜铁锡铅等的熔点是不同的,加热金属,讲究的是一个火候。炉火温度太高,金属就熔化了;温度太低,起不到软化金属的作用。

工匠捶打起没有软化的金属来,手被震得青痛不说,压根锤打不成自己需要的样式。

他从尹老爷子的五金工具加上挑了一把适中的锤子,找了一个锤银锭的专用铁架子,就学着爷爷和老父亲那样开始捶打这块加热过的银锭。

毕竟他血液里流淌着工匠世家的血液,记忆深处知道如何把一块银锭捶打成一张薄薄的银片。

叮叮当当,尹德芳专注地捶打银锭,豆大的汗水从他的额头浸出······

父子俩你敲打你的,我敲打我的,五金作坊里传出悦耳动听的敲打声。这富有节奏的美妙音乐,从一个不起眼的方岩小山村角落,飘向很远的远方,飘过大洋彼岸,飘进巴黎卢浮宫。

尹老爷子依旧没有吱声,他只是偶尔看看自己这个大块头的儿子,在认真地敲打银锭。

尹德芳呢,他也知道老爷子在斜视自己。常言道,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于是,他更加认真仔细卖力地敲打这块加热过的银锭。不时停下,然后用肉眼判断,这经过无数次捶打后的银片厚度,是否达到常规的尺寸,零点七个毫米。

用肉眼就能判断出银片的厚度,这是对一个优秀的五金工匠最起码的要求,也是银匠最基本的要求。当然,要达到日本工艺银壶变态的0.6毫米厚度,尹德芳的技艺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打磨。

把一块银锭捶打成一整块银片之后,尹德芳双手提着银片走到尹老爷子跟前,带着一丝不安,小声地问道:“爹,您看看,这个厚度怎么样,均匀吗?”

尹老爷子虽然没有认同儿子辞职,但在捶打五金制品厚度方面还是比较专业的。

他接过尹德芳捶打的银片,用肉眼瞄了一眼,轻轻抚摸之后,淡淡地道:“不够均匀,一片造银壶手艺非常难。而且,你捶打过程中还需再仔细些,力度轻重需要再好好地琢磨。锤重了,银片就被捶打破了,不能用,换句话说,这银片就废了;如果不均匀,也做不成一把好的工艺银壶。”

五金工匠手艺在尹家,是口口相授的一种古老工匠技艺,没有书籍记载,全凭大脑记忆和肉眼判断。

尹德芳认真地聆听尹老爷子的教诲,把不均匀的银片再次小心翼翼地敲打。

不过,初次真正进入银壶**领域,野心十足心气很高的的尹德芳,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28岁的他,甚至连“手落为一锤,四锤为一纹”都不懂。对于一片造技艺,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爹,我有个想法,发小楼贵根下周去韩国,我想跟他一起去,想把那把价值7万的银壶买回来。当成模子,然后仿着做。”

尹德芳把心中想了很久的话说出来,他知道,自己的老爷子并不支持自己。

尹老爷子一听,他愣住了,他惊诧地看着自己这个大块头的儿子,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自己没有啥支持儿子的。这些年儿子尹德芳也给家里不少补贴,他的积蓄并不多,事业单位的工资并不高,月薪才八九百块。7万块钱,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你疯了,花这么大的价钱,大老远跑去韩国买银壶?”老爷子忍不住发问。

其实,老爷子世面窄得很可爱,当然也有他的小心思,他认为自己的技艺很高,没有必要羡慕别国的工艺银壶。更不需要花如此大的价钱买,买韩国工艺银壶,那简直就是浪费钱。

“爹,您得换个思路,锡铅合金制品,在市场上基本不具备竞争力。现在大家经济条件好了,如果我做成工艺银壶,既有艺术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应该有市场。即使卖不出去,我也认命。天生就是做一个工匠的苦命。”

“7万一把银壶,你去把它买回来,是吃错药了吧?”尹老爷子内心有些抵触,他依旧认为不值当。

不就是一把烧开水的壶,按照正常的银价价格计算,也卖不出去。工艺银壶,就是一个噱头而已,那是商家忽悠人。

听到老爷子的冰冷的话语,尹德芳觉得,继续交流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打造出一把真正的一片造工艺银壶,才能让老爷子认可。

然后就是一阵可怕的沉默,父子俩暗暗较劲,各自捶打自己的器具。

“哎呀,锤破了。”尹德芳一锤下去,力度没有拿捏好,银片破了一个洞。

小说《大国银匠》 第16章 试读结束。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