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已无意》是由作者“佚名”创作编写,小说男女主人公是孟时齐宋和安,其中主要情节是:孟时齐的话,不轻不重,可眉眼之间的炽热已经挫了我许多信心,他的意思很明白了。他的心,早就随着那个洒脱不羁的……
《青梅已无意》 第1章 免费试读
大婚当夜,他掀开盖头时,眼眸里是道不尽的冰冷和厌恶,只撂下一句话:「宋和安,既然是你算计来的婚事,你就乖乖受着,终有一日要还回去的。」
说完,他便夺门而出。
他大婚之夜弃我而去,整个孟家都知道了新进门的少夫人不得宠,丫鬟们在背后说尽了闲言碎语。
他不喜欢我,便搬去了书房住,特地交代了下人,不允许我靠近书房半步。
我端着刚熬好的参汤,被侍卫拦在门外,那侍卫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尴尬。
路过的丫鬟们在墙角探头探脑,我只能端着汤离开了。
他喜欢君子竹,我便让人多买了几盆放在院中,可再看到的时候,碎得一地狼藉。
到了回门之日,他不冷不热地讥讽道:「怎么?不敢让你父亲看看你出尔反尔、筹谋算计得来的婚事,是怎样的不堪吗?」
他冷漠而又陌生。
下一瞬间,下人传话,说严将军在校场巡视。
话音还未落,他就没了影子。
能让他这般急不可耐的,也只有那个女将军了。
我一个人回了宋府,狼狈落寞的境况,家里人自是瞧得分明。
二婶说道:「孟家向来礼数周全,今日怎会……」
她的欲言又止,让父亲长叹了一口气。
孟时齐故意想下宋家的面子,也想折辱我罢了。
其实,从前的他,不是这样的。
我与他也算得上青梅竹马,孟家和宋家两座宅子只隔了半条街,我和孟时齐小时候也总凑在一起玩儿,他总是照顾我,替我背锅挨打,还为了我顶撞长辈。
两家本就是世交,也有结亲之意,交换了庚帖,立下了婚书,这门亲事也算过了明路了。
大概是那时太小,根本不明白成婚的意义,只以为是过家家那样,我和他都没有提出异议。
而其他玩伴们打趣他只听我的话,以后定是个妻管严,他反而笑道:「我以后会娶她,当然得听她的话。」
幼时的话,总带着几分孩子气。
孟老是当朝丞相,孟家也是诗书传家,想培养出来的是谦谦有礼的君子、学富五车的士子,而不是舞刀弄剑、沙场征伐的杀戮之人。
可惜,事与愿违。
他长大了些,有了主意,便开始违逆长辈,弃文从武,投身边疆。
他走之前对我说,他要去追寻心中的明月了。
而那时,我还不知道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只傻乎乎地笑着说:「那我等你回来。」
这一等,便是三年。
终于等到他回来。
我满怀欣喜的在城门口迎他,可入目的却是他与另一个女子并驾齐驱。
他的视线追随着她的身影,目光灼灼,泛着光华,是我从未见过的炽热。
那一刻,我只觉得心头一颤,升起了浓浓的不安。
女子有些不为人知的感觉,总是出奇的准。
孟时齐回来了,可他说,不能同我成婚,因为他的心中有了一个传奇,他想追随着她的脚步。
从他十岁起,便听说书人讲过女将军的故事,十几岁的小姑娘就随着父兄征伐疆场、常驻边关,成为了大夏唯一的女将军,从此,他将这个故事深埋心底。
在她威名远播的时候,也不过才十四岁。
孟时齐的话,不轻不重,可眉眼之间的炽热已经挫了我许多信心,他的意思很明白了。
他的心,早就随着那个洒脱不羁的巾帼将军远走边关了。
如今,连带着他的人,也跟着远走了。
他这次回来,依然给我带了礼物,是一只陶埙。
他说边关苦寒,将士们思念家中亲人的时候,便会吹一曲,希望这思念的声音透过漠北长风,吹到亲人的身边,而他视我如亲妹,所以赠我陶埙。
明明有着两家长辈共同认定的婚约,他却说视我如亲妹。
字字句句,都是暗示的拒绝。他说希望我主动退婚,只管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那样就不会伤及我的闺誉。
这样确实不伤闺誉,可惜伤的是心。
他迫不及待地去追寻他的边关明月,已然忘了门前青梅。
小说《青梅已无意》 第1章 试读结束。
网友平生欢点评:《青梅已无意》文字朴实不华丽,感情真挚不矫情。十分好看的一篇短篇文,看起来很舒服,非常减压。
网友别再吹冷风点评:《青梅已无意》这本书的文笔方面,描写非常细腻,笔下人物非常的成熟。句子看了也非常舒服。我想作者佚名,对于古代言情类的文章应该有一定的修养,但是同时也不至于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