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文白月光,战神李景隆》小说简介
古代穿越小说《大明:建文白月光,战神李景隆》,是作者醉鱼卧锦鲤精心原创完成的,主要人物有李景隆朱棣,小说故事内容梗概:“我李景隆自视无才无德,几番推辞,你这老贼见对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成,就以军国大义压我,让我不得不被迫……
《大明:建文白月光,战神李景隆》 第17章 免费试读
“抄家是饮鸩止渴的方法,现在还用不上”
“啊?”
朱允炆听懂了李景隆的潜台词,不搞抄家只是因为现在还没到生死存亡的时刻,等到了那一刻,谁都没有退路的时候就得“饮鸩止渴”了…
“如此说来兄长心中已有良策?”
李景隆郑重点点头,沉声道“陛下,请打开海禁,允许商队出海贸易,出海商船必须向朝廷报备,上交保证金才允许其出海,朝廷放宽盐茶铁的专营权,分派给商人,价格波动必须上报朝廷缘由,并以严刑监督之,”
“此事不可,海禁与盐、茶、铁专营皆太祖定下的,”朱允炆神情坚定连连摇头,
朝廷专营?李景隆心中冷笑一声,作为过来人的,他可是太了解朝廷专营的德行了,垄断着最赚钱的行业都能年年报亏损!
“陛下,请听我为你分析其中利弊你再下决定,”
“臣先说盐、茶、铁朝廷专营的利弊,太祖见盐、茶、铁贩卖的利润丰厚,于是便将盐、茶、铁统归朝廷专营,此策初期确实为朝廷带来了不小的营收,可见太祖之英明。”
朱允炆笑着点头,心中颇为自豪。可刚笑不到两秒,
“但”
李景隆话锋一转,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
“盐、茶、铁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专营后账目却愈发糊涂,看起来收入仍旧可观,可支出损耗却是一年高过一年,朝廷所得之利润逐年锐减。”
朱允炆笑容一凝,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不是不知道这些,以前黄子澄这些老师告诉他这是正常损耗,他也就信了,没有去深究,如今李景隆说出了不同的东西,他自然得好好听听到底怎么回事。
李景隆停顿了一会后继续说道,
“这是因为他们在账簿上做了手脚,大明是历朝历代俸禄最低的王朝,可大明的官员却从不比其他朝代的官员生活质量差,这是为什么?大明的物价低?”
“秦淮河畔猖妓最便宜的一夜需要二十两,很多官员的月俸都不够去玩一次的,可据我所知秦淮河的花船有一半属于他们。”
后面的话李景隆没说,也不需要他说,朱允炆已经明白李景隆的意思,这是在告诉他大明的官员们已经在上下其手瓜分了部分属于朝廷的钱。
朱允炆脸色通红,怒意上头,李景隆没给他消化的时间继续说道,
“弊端不止如此,大明专营的账簿被那些“能臣”弄的“不明不白”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失去了盐、铁、茶贩卖权的商人们运输其他货物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就只能提高货物的单价来弥补损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南地百姓用不起北地百姓的粮食,北地百姓买不起南地百姓丝绸布匹,于是乎大量货物被积压无法在市面上流通,朝廷收到的商税也就一年比一年少,百姓也就一年比一年穷。”
盐、铁、茶作为包赚不赔的买卖,在运别的货物的途中只要能夹杂进去部分便能极大的均摊运输费用,不需要提高其他有风险货物的价格,进而促进所有货物的流通。
朱允炆心中默默思索了一会儿,眉头就皱了起来,他对商人的认知停留在东买西卖赚取差价这个形式上,听李景隆这么一说才知道商人竟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如此之大,
然而未等他细想,李景隆便饶有深意的说道,
“货物的堆积会导致许多生产的东西不值钱,进而诱发诸多行业崩坏,如布匹的滞销就会导致种桑叶的百姓和从事纺织的百姓失去赚钱的可能,“男耕女织家有盈余”也就变成了笑话。”
“陛下,试问一下百姓手中没有钱,遇到一些突发事情如家中有人生病,该怎么办?”
朱允炆下意识的回应“生病当然是看郎中啊”,话刚说出口朱允炆便意识到了不对,百姓都没钱了拿什么看郎中?家中等死?还是?
细思极恐,朱允炆脸色苍白如纸,他已经想明白了,
百姓手中没钱只有微薄的土地,若是姑娘生病,家里为了所有人活命可能会将其舍弃,虽然残忍,但这个时代女孩的命还真就不能让一家人搭上所有。
可若是男丁呢?为了救他,一家人就会把手中唯一值钱的土地卖掉了,可土地卖了他们该怎么活?那就只能一家人卖身豪族为奴为仆,
而百姓手中的土地自然就兼并到了士绅手里,士绅这个群体不论在哪个封建朝代都享有免税的权利,所以大明土地的税收只会越来越少,再加上那些蛀虫,朝廷只会越来越穷。
“真,真的会发展到那一步吗?”朱允炆声音已经有些颤抖,
“会,而且若是没有人加以制止,最多再过百年,大明就会民不聊生,山河破碎。”
李景隆仰头看着天花板,若是没有张居正为大明缝缝补补,大明很有可能撑不过两百年,
想到张居正的刹那他突然又想到一个人,那个为大明续命两百年的男人于谦于少保!
“这个时候于少保应该出生了吧,”
大明是个英雄辈出的王朝,也是后世无数人向往的朝代,前有于谦力挽狂澜,后有张居正缝缝补补,中间还有个扛着两京十三省的举重冠军…
抗倭英雄戚继光,女中英豪秦良玉,**郑成功等等,每个都是名垂青史的豪杰!
朱允炆脸色苍白,在李景隆为他说明这一切后,他便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他爷爷不就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揭竿而起的吗?
“兄长,我,朕答应了”
朱允炆在想通问题关键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兄长以为此事应交由何人去做?”
“原户部右侍郎夏元吉!”
朱棣文治武功背后的男人,永乐最强搞钱机器,整个大明的人口,田亩,赋税,皆在他心里,堪比人形计算机。
朱允炆闻言一愣,没想到李景隆会推荐一个弹劾过他的人,是的,给李景隆论罪的那天,夏元吉就是那个梗着脖子要致李景隆于死地的人!朱允炆脑中不禁闪过一个词“宰相肚里能撑船!”
李景隆真有这么宽宏大量吗?当然了,谁让人家不止是能臣,还是个为民**的能臣,这样的人值得后世之人钦佩,区区致命弹劾罢了,李景隆还不放在心上,因为他自己都想致李景隆于死地啊…
有句话是这样介绍夏元吉的“瘦了自己肥了天下”
足以说明他的胸怀,他是真正将百姓放在心里的人,担得起后世百姓将他高高举起。
有徐耀祖在,将帅的事就不需要李景隆操心了,
有夏元吉在,钱的事也不需要李景隆操心了,
“兄长,那兵源呢?从金陵各地征兵?”
李景隆摇摇头,能在金陵周边生活的人不会为一口吃的拼命,就像前两次拉出去的兵一样,打不过就跑,跑不掉就投,没有人愿意舍命相拼。
想要拉出一支嗷嗷叫的部队,就得去那些比较穷的地方征兵,因为他们本就吃不上饭的,朝廷只给他们一口吃的,他们便会念及朝廷的好,为朝廷拼命!
小说《大明:建文白月光,战神李景隆》 第17章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