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 / 正文

酒精会伤害大脑吗 为什么鸡蛋竖着放更容易保鲜
0

【辟谣】西瓜变炸弹的“幕后推手”

科学 | admin发表于2018年03月18日 | 2017个浏览

【辟谣】西瓜变炸弹的“幕后推手”

流言:江苏镇江百余亩西瓜爆炸,专家称因使用膨大剂不当所致,是现代版的揠苗助长。

在详细解读西瓜开裂的原因与膨大剂之间的关系前,先让我们看看此事件的后续报道。在事发后一个月,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和丹阳市农业委员会对事发瓜田里使用的膨大剂进行了检验,发现那只是一般的肥料,其中根本就没有膨大剂的有效成分。对比后续报道,那条轻率地认为瓜裂是膨大剂的作用,让无数瓜农蒙受巨大损失的报道,实在是非常的黑色幽默。

西瓜皮开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06年、2008年和2010年都有西瓜开裂的报道。大家可能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切西瓜时,刀刚碰到西瓜,瓜皮就“应刀而裂”了。在很多地方,这种现象还被认为是西瓜又好又甜的标志。虽说这可以成为一个好的促销标志,但是在大田中随意裂开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少。

西瓜开裂原因多

影响西瓜开裂的因素很多,这牵扯到西瓜的品种、天气情况、肥料使用情况等诸多因素。

首先,西瓜的品种会影响到开裂。研究表明,与晚熟品种相比,早熟品种的瓜皮较薄,并且瓜皮中的细胞比较大,排列也较为疏松,因而瓜皮缺乏韧性。此次新闻中的西瓜开裂很可能与早熟品种有关。

其次,连续阴雨天之后的暴晒也容易促使西瓜开裂。这是因为,在阴雨天,低光照和低温容易使瓜皮木栓化,从而降低瓜皮的韧性。在随后到来的晴天,西瓜生长速度加快,就很容易撑破瓜皮,造成瓜裂。所以,天气情况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此外,肥料的使用情况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实验以及种植经验告诉我们,使用过多的氮肥会使西瓜皮容易开裂。这是因为,施用氮肥可以大幅提高西瓜的生长速度,但瓜瓤的生长速度要大大快于瓜皮。这样一来,西瓜就很容易开裂了。

目前常用的正规膨大剂,主要成分是氯吡脲。这是一种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乙烯等内源性激素起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报道,这种膨大剂跟西瓜的水分代谢有关系,也不可能直接促进西瓜吸水,增加西瓜内的压力。如果没有天气、水分以及肥料等条件的综合影响,膨大剂是很难发挥作用的,不用说让西瓜“爆炸”,就是让西瓜快速长大都是问题。将“爆炸”元凶的大帽子扣在膨大剂头上有失公允。

至于膨大剂的毒性也有专门的研究。对于西瓜而言,用30毫克/千克浓度的膨大剂溶液浸泡幼果,40天后瓜皮上的残留量低于0.005毫克/千克,低于我国规定浓度(0.01毫克/千克)。正常使用不会带来健康危害。

甜不甜,这是个问题

西瓜容易开裂跟甜不甜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是因为氮肥施用过多导致西瓜容易开裂,反而会使西瓜没那么甜。因为氮肥过多会促进蛋白质合成,在光合作用产物一定的情况下,就会不可避免地影响糖和酸的含量,使得西瓜淡而无味。大家可能会立马联想到,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西瓜需要增甜剂呢?

实际上,影响西瓜甜不甜的因素非常复杂,它们主要在两个阶段施加影响。一是光合作用产出阶段。只有拥有足够的叶片,吸收了足够的太阳光能量,才能制造足够的能源基础——葡萄糖。二是叶片中产出的葡萄糖被运送到果实里,再转化成蔗糖和果糖(这两种糖都比葡萄糖甜得多)的阶段。这时,甜不甜就要取决于西瓜体内参与合成这些糖的蛋白质(蔗糖运输蛋白、果糖激酶等)的量,以及合成这些糖的过程是否受到不良影响(氮肥太多,影响糖类合成)。可以说,一个甜西瓜是天时(光照、雨水、温度)、地利(西瓜品种,土壤)、人和(施肥等)多重利好因素的集合体。

不过,在这个机械化的年代,人们总是想要短平快地解决西瓜的甜味问题。这立马就让我们联想到了在上面加点东西吧(唉,都是让那些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的人和事闹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添加甜味物质;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施用植物激素促使西瓜变甜。

要直接注射甜味物质,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加点糖,相关新闻报道以后,也有人在讨论这方面的情况。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多篇文章提出在西瓜根部施用蔗糖和豆饼的混合物,据称这样可以提高西瓜的甜度。不过,很遗憾,西瓜的根系对蔗糖并不感兴趣,它们只会被动地吸收少量蔗糖,就像隔着包装纸往蛋糕上抹砂糖,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到了2003年,相关作者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进,把蔗糖换成了糖精,并且将方法的发源地换成了日本,论文发表在《河北农业科技》2003年第4期第13页,但没有给出相关技术的日文原始出处。实际上,植物的根系除了对部分氨基酸感兴趣,对有机物都不屑一顾,糖精当然也不例外。至于作者说的,糖精可以跟黄豆结合成为小分子物质利于吸收,更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别忘了,糖精的结构和甜味稳定是出了名的,简单的蒸煮都不可能改变它们的结构。即便糖精能够被吸收,如何扩散到果实当中也是个问题,除非把整个西瓜藤都变成糖精腌制的“蜜饯”。

至于直接向西瓜里注射糖精,且不论糖精在西瓜里是否能扩散均匀,单单是这些扎了眼的西瓜是否能保存就值得商榷。因为这项“实验”不涉及西瓜“爆炸”,我们也就不在这里详细讨论了。

那么,变甜的途径就只剩下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了。实验表明,适当地调节植物激素确实会促进果实中蔗糖的积累。比如适当喷施脱落酸(ABA)可以促进桃子果实对果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不过,目前还没有见到应用于西瓜的相关报道。不管怎样,这些植物激素都不会引起西瓜“爆炸”。另外,氯吡脲虽然可以促进西瓜果实增大,产量增加,但是对增加果实含糖量作用甚微。

这样看来,西瓜甜不甜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品种。那些光合作用能力强,蔗糖和果糖转化积累多的品种自然就甜了,这也是西瓜育种的方向。同时,我们可以通过适当施肥(比如在成熟期施肥,减少氮肥的施用),或者去掉一些小西瓜(在西瓜蔓的光合产出量一定的条件下,减少了小西瓜数量,平均到每个瓜上自然糖就多了)等方法来提高西瓜的甜度。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下,施用植物激素作为备选方案也是无可厚非的。

结论:谣言粉碎。西瓜“爆炸”以及甜度都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膨大增甜剂并不是炸药,也不是毒药,把所有问题都推在它身上是不公正的。并且膨大剂的剂量在允许范围内时,并不会伤害人体健康。而这起事件的后续报道指出:事发瓜田里所用的膨大剂根本就是假药,并不含膨大剂成分。

参考资料:

[1] 陈长龙等.氯吡脲在土壤和西瓜中的残留分析.环境化学,2006,2(6)

[2] 杜志强等.西瓜裂瓜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北方园艺,2009(9)

[3] 郭尚等.西瓜果实糖分积累研究综述.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

[4] 罗霄等.果实糖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农业科学研究,2008,29(2)

[5] 满艳萍等.不同贮运性西瓜果皮显微结构的差异.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4)

[6] 孙竹波等.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北方园艺,2006(1)

[7] 唐粉玲等.西瓜施肥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

[8] 吴桂林等.不同水分供应对西瓜营养和果实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1(2)

[9] Taiz Lincoln, Zeiger Eduardo. Plant Physiology. Sunderland, Massachusetts: Sinauer Associates,Inc.,1998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西瓜 辟谣 膨大剂 ”的冷知识

猜你喜欢